第21集:星期二的轉機

2025-09-01

星期二的早晨,我按照慣例在台北市一家隱身巷弄間的獨立咖啡廳點了一杯美式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打開筆記本準備開始工作。窗外的雨滴輕敲著玻璃,營造出一種與外界隔絕的寧靜氛圍。我習慣性地在這裡沉思、寫作,不知不覺中,我又成了「無心收音機」,靜靜地接收著四周的聲音。

在我左後方的座位,兩位中年女性正輕聲交談著。我並不認識她們,只是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她們的對話自然地流入我的耳中。出於尊重,我從未刻意偷聽他人談話,但有時候,人生的故事就這樣不期而遇。

「妳真的要辭職啊?都已經做了十年了。」女A的聲音中帶著些許驚訝。

「嗯,決定好了。」女B的回答簡短而堅定,「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做著同樣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一個無形的框架裡。」

女A輕嘆一聲:「但現在經濟不好,找工作很難的,更何況我們已經...」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彙,「已經不年輕了。」

「我知道,所以我不是要換工作。」女B的語調突然輕快起來,「我打算開一家自己的小店。其實我一直有這個夢想,賣些自己手作的東西。」

「這也太冒險了吧!」女A的驚訝溢於言表。

我看了看窗外的雨,雨勢漸大,行人紛紛加快腳步。2022年的台灣,受疫情影響的經濟環境確實不算理想,尤其對中年人的創業夢想而言。

「去年我媽過世後,」女B繼續說道,聲音低沉了些,「整理她的遺物時,我發現了她年輕時寫的日記。她也曾經有開小店的夢想,但因為要照顧家庭,一直沒有實現。當我讀到那些文字時,突然意識到人生有多短暫,如果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那未來只會留下更多遺憾。」

女A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那你有計劃嗎?資金呢?」

「我這些年一直有存錢,加上之前的一些投資,足夠開始了。我已經找好了一個小空間,租金合理。其實我週末已經在網路上小規模地賣我的手作品一年多了,反應還不錯。」

女B的語氣中帶著令人感染的熱情:「我知道這很冒險,但如果不是現在,那麼什麼時候呢?」

聽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在台北遇到的一位老闆。他曾經是一名上市公司的主管,五十歲那年決定辭職開一家小咖啡館。許多人都說他不理智,但五年後,他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社區的聚會場所。他笑著告訴我:「人生最大的風險,不是冒險,而是讓自己後悔莫及。」

「那你老公怎麼說?」女A問。

「他很支持我,」女B輕笑道,「他說他已經等我勇敢做這個決定很久了。我們的孩子也都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現在正是我可以為自己活一次的時候。」

咖啡廳的門被推開,一陣冷風夾帶著雨水的氣息湧入。一位年輕人快步走進來,抖了抖傘上的水珠。

「但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女A問出了那個最關鍵的問題。

「那至少我嘗試過,」女B的回答堅定而平靜,「年輕時我們害怕失敗,因為覺得人生還很長。現在我更害怕的是從未嘗試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失敗了,我還可以重新找工作,但如果連嘗試都不敢,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聽著她們的對話,我想起了那句古老的智慧:「十年後,你會對自己沒做過的事情感到後悔,而不是你做過的事情。」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勇氣或許是我們最需要的品質。

她們的談話轉向了更具體的計劃細節,而我的思緒卻飄向了遠方。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節奏和轉折點,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我們是否有勇氣聆聽內心的聲音,並為之行動。

離開咖啡廳時,雨已經停了。街道被雨水洗刷得格外清新,彷彿一切都有了新的開始。我轉身看了一眼那兩位女士,她們仍在熱切地交談著,臉上帶著對未來的期待和些許的忐忑。

每天都可能是某人人生的轉折點。在這個平凡的咖啡廳裡,我有幸見證了一個夢想即將展開的瞬間。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美妙之處: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見什麼,但只要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每一天都可能帶來新的可能。

~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