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集:星期一的窗邊秘密
咖啡香氤氳的星期一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坐在台北東區這家咖啡店的窗邊座位,打開筆記本,準備工作。一杯美式咖啡,清晨剛好的溫度,窗外的陽光恰到好處地灑落在桌面上。我並非刻意,但這個位置總能讓我不經意地成為「無心收音機」,聽見他人的故事碎片。
我必須聲明,我不認識今天將要描述的任何人物。為了保護隱私,我會以「男A」、「女B」這樣的方式稱呼他們。
今天的咖啡廳格外安靜,除了我,只有兩個人。一位約莫三十多歲的女性,西裝筆挺,顯然是上班族;另一位是年約六十的男性,穿著休閒,看起來像是退休人士。他們隔著一張桌子,卻似乎並不相識。
女A一邊敲打著筆電,一邊頻頻看錶,嘴裡不時嘟囔著什麼。而男B則悠閒地翻閱著報紙,偶爾抬頭望向窗外。
「真是的,還要多久才能通知我?」女A的抱怨聲傳到我耳邊,她焦躁地撥弄著頭髮,「都已經第三輪面試了,這家公司效率也太低了吧。」
男B不經意地抬頭,目光與女A相遇。
「不好意思,我不是有意偷聽的。」男B溫和地笑了笑,「但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可能有些經驗可以分享。」
女A愣了一下,似乎有些尷尬,但還是點了點頭。
「我曾經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人資主管,」男B放下報紙,「通常第三輪面試後的延遲通知,有幾種可能。」
接下來的對話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男B在退休前,曾是台灣某知名科技公司的資深人資總監,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兩次大裁員。而女A則是剛被前公司資遣,正在尋找新工作的行銷專員。
「現在的情況很像2008年,」男B輕輕攪拌著咖啡,「公司對招聘特別謹慎,流程拉長是常態。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
「怎麼說?」女A不解地問。
「如果他們只是想快速補人,一週內就會給答覆。拖這麼久,通常是因為你的表現讓他們認真考慮重組某些職位或調整預算。換句話說,他們是真的想要你,只是在解決內部問題。」
「您是這樣想的嗎?」女A的聲音裡透出一絲希望。
男B笑了笑:「當然,也可能是他們效率就是很差。但我建議你,不妨主動聯繫他們,表達你的持續興趣和對職位的理解。這樣的積極態度,往往會讓你在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接下來,他們的對話從面試技巧延伸到職場生存之道,再到人生規劃。女A分享了她在前公司遭遇的困境,而男B則講述了他如何在多次經濟危機中幫助員工和自己度過難關。
「最難的不是找到工作,而是找到讓你願意投入熱情的工作。」男B的這句話似乎特別觸動了女A,「薪水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讓你堅持下去的,是成就感和價值認同。」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他們的談話持續了近兩小時。臨走前,男B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女A則感激地道謝。
「謝謝您今天的建議,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信心。」
「別客氣,」男B笑著說,「我們都曾是迷途的年輕人,只是我比你早走過那段路罷了。記得,無論多艱難,總會過去的。」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不禁陷入沉思。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一場偶然的咖啡廳對話,竟能傳遞如此溫暖的力量。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美妙之處——在我們最不經意的時刻,總會有人伸出援手,給予指引。
而我,只是一個安靜的旁觀者,一個「無心收音機」,記錄下這些平凡卻真實的生活片段。
~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