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集:星期四的神秘客
改編自 Aris 塔羅師的真實故事。所有內容不會提及真實姓名,以保護隱私。
直到2002下旬開始,一個陰天的午後,在一家澳洲咖啡廳躲雨時,我意外看見一位塔羅師正在為客人解牌。那一刻,彷彿打開了新的可能。
我從未想過會踏上塔羅之路。離開航空業後,從澳洲、新加坡回到台灣尋找工作的過程充滿挫折,多次投遞履歷卻石沉大海。那天下午的偶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讓我看見另一條路。
「星期四是特別的日子。」我的第一位塔羅老師曾這麼說。我不太明白,直到自己開始駐點。
星期四的駐點總是特別安靜,幾乎沒什麼客人。咖啡廳老闆娘阿芬每次看到我坐在角落發呆,就會端來一杯拿鐵:「喝點東西,等等就會有客人了。」但大多時候,整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直到那個星期四,一位穿著簡單T恤牛仔褲的中年男子走進來。他有些猶豫地在我桌前停下:「可以看塔羅牌嗎?」
「當然可以,請坐。」我有些緊張,這是那天第一位客人。
「我不確定該不該來,」他搓著雙手,「但最近總覺得人生走到了死胡同。」
我點點頭,示意他抽牌。「有什麼特別想問的嗎?」
「工作吧,我想。」他抽了三張牌,「我剛大學畢業不久,做了兩年的初級工程師,最近公司裁員,我是最後進來的,所以第一個被裁。二十五歲,感覺找工作競爭好激烈,不知道該怎麼辦。」
看著攤開的牌面,我感受到他的迷惘。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突然跳入完全陌生的領域。面對年輕人失業的恐懼,比我初來台灣找不到工作的焦慮更加深刻。
「這張牌告訴我,你其實很擅長解決問題,而且有豐富的經驗,」我輕聲說,「只是現在需要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技能。」
「換個角度?」
「你有沒有想過,2年的工作經驗不只教會你技術,還有溝通、管理、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任何行業都需要的。」
他沉默了一會兒,眼神漸漸有了光彩:「確實,我帶過團隊,也處理過很多難題...只是從沒想過這些能用在其他地方。」
「有時候我們太習慣用舊有的標籤定義自己,」我分享著自己的經歷,「從空服員到塔羅師,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都需要觀察、傾聽和理解人的能力。」
接下來的兩小時,我們聊了很多。他說起年輕時的夢想,是做一名教師,但因為家庭壓力選擇了待遇較好的工程師。如今或許正是重新審視那個夢想的時候。
「謝謝你,」臨走前他說,「我很久沒有這麼放鬆地跟人聊天了。」
「謝謝你願意分享,」我真誠地回應,「能聽到你的故事是我的榮幸。」
他離開後,阿芬端來一杯熱茶:「看來聊得很愉快啊。」
「是啊,感覺...很不一樣。」我笑著回答。
「星期四的客人通常都特別。」她神秘地眨眨眼。
三週後的星期四,那位年輕人再次出現。「我去應徵了一所社區大學的兼職講師,」他興奮地說,「教授工程實務課程。下週就開始了!」
「恭喜你!」我由衷地為他高興。
「我還報名了教學認證課程,準備朝專任教師的方向努力。」他頓了頓,「你知道嗎?如果不是那天的談話,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這條路。」
這讓我想起老師的話:「塔羅不是告訴人答案,而是幫助他們看見自己內心已有的答案。」
從那天起,星期四不再是最冷清的日子。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中的安排,總有特別需要對話的人在這天出現。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帶著不同的困惑,但共同點是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尋找方向。
有時候,最有力量的不是塔羅牌的預言,而是當一個人感到迷失時,有人願意真誠地傾聽和對話。就像那位年輕工程師,他需要的不是被告知未來會怎樣,而是被提醒自己擁有的可能性。
星期四教會我的是:塔羅師的價值不在於預測未來,而在於成為一面鏡子,讓來訪者能夠看見自己內心已知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路,有時候只是需要一點點引導,一次真誠的對話,或者一個不同的視角。就像我自己的故事一樣,答案往往已在心中,只是需要時間和契機才能浮現。
~Aris